当前位置:当小说>玄幻>开局签到刑警队> 形意拳是中年人的不二选择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形意拳是中年人的不二选择(1 / 2)

在人的一生中,健康是第一位的,现代由于种种原因,中年人身体走下坡路的趋势越来越普遍,像高血压;心肌梗;脑血栓;肝硬化;

总之都是中年人健康的大敌,最可悲的是,中年人作为一家之主,承担了很大的家庭责任,上要养老,下要育小;

而一旦患病,整个家庭就会陷入生存的危机。

所以保有健康对中年人而言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。

中年人选择拳种,应以练内为主,也就是选择善养精气神的拳术,根据我的实践,形意拳是不错的选择,因为它无需折腰下胯,无需窜蹦跳绕;

只要寻得明白老师,坚持执之以恒的练习,就能改换气质,复还先天之性,整个人精气神三宝俱足,体会到生活的美好。

人到中年在选择拳种上,至关重要,像一些以练外为主的拳种,有悖于养气血,精神;是不适合中年人练习的。

所有的形意拳都能适宜中年人练习吗?

答案是否定的,这要看师傅是不是明白拳理。

形意拳虽出自一门,但形势相差很大,别家形意咱没练过,不好评论,对于形意,我练习多年,有着深刻的体会。

形意拳无疑是道学,秉承道家法则,遵循自然,不尚拙力,无论男女老少,都能从事这一优秀的拳种。

首先谈谈道学,老子说:“人法地;地法天;天法道;道法自然”,道就是自然法则,即是自然规律。

任何物种包括人类,都不能脱离“道“而独立生存,在道的面前,任何物质都太渺小了,人也不例外。

形意拳遵循自然法则,是以武证道的典范,如起势从无极到太极,再到四象然后生出三体,这就遵循了天地法则的转化规律;

再者以单重三体式为核心,以”中和“为特色,实质上就是以阴阳二气化生一气,这个过程就是”中和“,天地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,这就是自然规律。

有了这一步,就是合道,以武证道就有了理论根据。

形意主张以柔育刚,通过去除拙力拙气,达到自然而然的“不运气气自充;不加力力无穷”。

这与一些人主张的”练习形意拳要用尽力气来练习,好打出明劲“,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。

实践出真知是一句至理名言,形意拳健身实效到底如何,说的再多也是空话,看看很多形意拳老前辈九十多岁了,精气神三宝俱足,身手敏捷,声如洪钟。

一些高难度动作,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,就是最好的说明了。

形意拳伤人于无形的秘诀

形意拳中外三合讲“手与脚合,肘与膝合,肩与胯合”。

实际上,手脚,肘膝的合,都离不开肩胯的合,“肩与胯合”了,其它的环节自然就能合。

形意拳的练习中肩与胯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大关节,离开了它们的相互作用,身体的螺旋劲,拧劲,也就无从谈起。

从肩胯的功能来讲,可以拧转,可以裹肩裹胯,也可以上下折叠。

肩扣了,就能够带动背,胯曲了(尾闾前翻)可以拉起脊椎,两者合起,就形成了一张大弓。

所以,胯肩除了形成拧劲以外,更主要的,也是背弓劲力的来源。

胯,我们可以分为“横胯与纵胯”。

横胯:我们在走路时,如果用胯带动双腿向前移动,则是用了胯的横向拧转的劲力。

练过拔胯的人应该知道,胯练好了,是可以连续不断反弹的,且动作的速度非常灵动。

以前有句话讲“教拳不教步,教步打师父”步的奥妙,不在于脚,而在于胯。

胯练好了,一惊一诧之间,胯连续弹出劲力,带动腿换步进攻,那种速度,是令人惊讶的。

一旦我们用胯带步的方式进行攻击,不需要蹬地发劲,力从地起,从另一个角度来讲,就是把双腿解放了出来,可以边走边打击。

所谓“纵胯”我们在上楼梯时,如果膝盖尽量不弯,或者少许弯,用胯尽量上提,拉开间隙。

走步上楼,你会发现,走完几层以后,膝盖不累,胯会很酸,这就是运动了纵向胯的劲力。

在形意拳的趟步中,这种“纵胯”往往是你起腿发劲的源泉所在。

且这样的腿踢上去,合着“内脏”起落,形成了具大的整体“提坠”劲,可以伤人于无形。

吃上一腿,有直透骨髓的感觉,骨头都会被踢麻,甚至踢断。

在肩,则要合肋,折肋才能压肩,所以肩也跟胯一样,既有平转,也有纵向的转。

同时折肋的幅度够,则可以带动内脏的翻滚,形成“翻江倒海”般的整体翻浪劲。

所以,在练习形意拳鹰捉起落钻翻的时候动的不是手,而是你的肩,是你的肋,是你的内脏。

《逝去的武林》中扑着身子打人就是这个道理,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劲。

当你的肩与胯,联合起来运动,就形成了翻浪劲,后浪推前浪,源源不断。

形意拳是真正的实战拳法,打人是非常直接的,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,用上了身体所有的劲力,包括人体自身的重量。

出手速度的快慢,直接影响了打击的效果,所以,我们要让自己出手如箭,每一手都像用弹弓打出去一般,手到瞬间,身体速度跟进。

打人要做到“起如风落如箭,打倒还嫌慢;起如箭落如风,追风赶月不放松。

只有这样的拳,才可以做到“打人如拔草”的效果。

形意拳是以拳助道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