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眯着眼睛问他们:
“盐州地势如何?边防布置如何?敌军有多少人马?领军的是谁?现在退到了什么地方?这些,奏报上可都写清楚了?”
几位武将面面相觑,一时语塞。
八百里加急,往往只报最紧急的军情,细节之处,还需后续探报。
“连敌情都不甚明了,就嚷嚷着要领兵出战?”朱元璋的声音冷了几分,“糊涂!”
“都给咱退下!容咱想想。”
“陛下……”有将领还想再说。
“退下!”朱元璋加重了语气。
众将不敢再言,躬身行礼,默默退出了大殿。
殿内再次恢复了安静,只剩下朱元璋一人,对着那份军报,陷入了沉思。
北边那些狗东西们。
洪武十四年,北元都城和林被烧毁,脱古思帖木儿求和,愿意纳贡。
然而。
如朱元璋料想的那般,这只是权宜之计。
虽然名义上称臣,可脱古思等蒙古上下,心中必然是不服的。
这几年,也不时的有小股的入侵。
这一次的盐州,事情稍大了些。
但是。
北伐的决定,不是轻易做出的。
大军一动,那便是白花花的钱粮在流淌啊……
……
北境烽火的消息,如同长了翅膀,很快就传遍了应天府。
广智侯府内。
陆知白正在灯下翻阅着工部的图纸,听到这个消息,眉头顿时一挑。
北元犯边了,宁夏盐州?
他放下图纸,在书房内踱了几步,脑中飞速运转。
直接派大军征讨,劳师动众。
赢面是比较大。
但……
不烧钱呐?
有没有别的法子?
这正是他等待的机会!
陆知白眼神一亮,不再犹豫,立刻开始翻阅起了早已在写的方略……
第二天。
文华殿。
太子朱标也已知晓了边境的军情,正对着舆图,眉头紧锁。
“殿下。”陆知白快步走入,拱手行礼。
“小白来了,坐。”朱标抬起头,示意他不必多礼,“北边的事,你也听说了?”
“是。”陆知白坐下,开门见山,压低了声音,“我有一策,或许……可以另辟蹊径。”
“哦?”朱标来了兴趣,“说来听听。”
陆知白略一沉吟,组织了一下语言,缓缓道:
“强攻并非上策,我以为,可尝试从北元的软肋,民生入手,辅以……经济之策。”
“经济之策?”朱标眉头一皱,满脸疑惑,旋即眉毛一挑。
“不错。”陆知白看看四周,又压低了声音,“北元鞑虏,逐水草而居,其民生所需,多依赖牛马交易,以及……大黄。”
“大黄?”朱标一愣,显然没将这种常见药材与军国大事联系起来。
陆知白凑近了些,解释道:“北方苦寒,食肉饮酪,易积滞,极大依赖我朝输出的大黄通便去火。
当小说